畜牧业

《湛江日报》头版丨看正大“别墅猪场” 如何数字化养猪?

       通过监控设备24小时对养殖环境进行监测、精准的自动化设备饲喂育肥,饲养员可以减少进入猪舍频率和接触生猪,极大降低疫病感染率;
 
       通过像游戏机一样的VR仓,市民能够超越时空进入产业园项目,“实地”走进猪舍内参观,却闻不到一丝异味;
 
       利用大数据系统打通生猪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决策者坐在办公室就能实时掌握每个环节的细微变化,操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场景的智能化应用……

正大(湛江)遂溪县河头镇白银塘6000头种猪场

这就是当下生猪产业园农业信息化项目的发展标杆,各场景应用走在了全国最前沿。以大数据为基石,构建集物联网、云计算、GIS等核心技术于一体的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政府管理和农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为生猪产业在规模养殖、特色加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项目一窥究竟。

01

“尝鲜”大数据研究成果

打造高标准“数字猪场” 

2019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快速恢复生猪产能,正大集团总投资约38亿元在遂溪布局“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按照“种养加销配”的全产业链模式,将已建成的20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基地规模扩建,同时配套建设饲料厂、屠宰加工厂及种养基地,形成从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研发到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项目是“遂溪县—正大集团种养结合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的组成部分,规划总投资2.1亿元,园区范围包括遂溪县界炮镇、河头镇、杨柑镇、洋青镇、城月镇等5个镇。 

自项目推进实施以来,该产业园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联农带农水平。截至9月底,产业园已投资金已完成规划投资额的93%;7个实施主体共16个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开工率100%。

为广泛应用2020年世界数字大会成果,按照《2019-2020年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实现生猪全流程监管、数字养殖、可视管理,力求做到“少人化、去人化、移动化”,2020年12月,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农业大数据信息化项目正式拉开,产业园专管小组、实施主体单位和正大集团总部IT团队和专家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以“六大平台”为主的项目建设方案。

正大遂溪生猪产业园数字展厅丨广州健坤公司承建

 其中,湛江正大生猪产业园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一系列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科技+加工+品牌+营销”全链条要素高效汇聚、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做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服务在线化”,打造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高标准“数字猪场”;着力建设的生猪全产业链追溯系统,从自有商超开始试点示范,保证正大出品的每一块猪肉“从农场到餐桌,从养殖到食品”皆可追溯证明。 

目前,正大集团养猪基地基本实现了数字化运作;到明年底,所有养殖场将全面实现数字化运作。

 

02

动态数据全监测反馈

人养设备设备养猪

近日,湛江记者来到位于赤坎区海滨大道北的正大集团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化展示中心看见,展厅中央用微缩模型演示着该项目生产、防疫、环保等环节的变化,走廊展出了该企业从2010年进驻湛江至今取得的各级荣誉和屡屡硕果;最为吸引眼球的,是一面墙上3米乘10米的巨大荧屏,正在实时播出位于遂溪的各生猪养殖场监控视频以及养殖环境监测数据。

“数字猪场”大数据平台丨广州健坤公司承建

“屏幕右上方跳动的红色文字就是养殖场内的预警信息,哪怕我们在100公里外都能一清二楚。”该公司引导员介绍,该平台通过对猪舍内物联网设备监测到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指标进行采集、上传、分析、管理、分析与预警,将物联系统与猪场管理系统对接,做到数据实时呈现与追踪。“随时看到每个猪场的视频和相关数据,一旦超过预设值即触发预警,方便管理人员及生产技术人员随时了解猪舍内部环境状况以及解决问题。”

记者从实时监控影像中看见,河头镇种猪1场内的母猪活力充沛,地面非常干净,再也不像过去生猪养殖场的脏兮兮和周遭粪便;育肥场里,猪栏空间极大,放着柔和音乐,给哺乳期母猪足够的生养环境,而且通过它们的智能耳标,当饥饿的母猪去拱栏时,自动化饲喂系统会根据每头母猪的生育期,精准投喂不同量的饲料,保障母猪的奶水充足且健康状况良好……

基于智能化、数字化,正大猪场很好地诠释了“人养设备、设备养猪”这一现代化的养殖理念。“传统的养猪场,夫妻二人打理500头猪都十分劳累。如今我们年出栏3万头的猪场,仅需聘请4个大学生当设备管理员。”

 

03

科学养猪保证出品

从农场到餐桌皆可溯源

“每头小猪从正大‘别墅猪场’的产房出生,它们的父母都有着优良的繁育性能和健康的体质,基因可追溯到曾祖代。产床有保温灯给猪宝宝加温,产房有自动温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洁净,环境舒适。”引导员一边调出视频,一边向记者介绍生猪从养殖、屠宰、销售到餐桌的过程。

“在产房度过21天后,猪宝宝就将进入到育成场,有着更加宽阔的活动空间,可以听着音乐悠闲快乐的成长。在这里,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精准的免疫计划、精心研发的菠萝猪饲料配方、智能化设备监控健康状况,确保正大猪健康无疫病,肉质鲜美。”

在育成场经过四个月后,正大猪通过各方面检测达到出栏条件,且经检测无药物残留后,即可进入屠宰食品厂。屠宰食品厂实行自动赶猪,避免了肢体损伤和应激反应,并采用欧洲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致晕机,有效降低猪的应激反应,能够无痛苦的进入宰杀环节。

经过一系列对胴体的处理,接下来会进入分割车间,引进欧洲“移动式”分割线,所有产品都是在10度以下的环境进行分割,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保证猪肉的品质。经过加工后的产品将进入冷链运输环节,通过正大的专业冷链车辆和物流系统,将产品配送至各终端门店,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



“一个人可以管3000头猪”!省农装所健坤公司服务的这个产业园科技含量十足


“通过生猪产业园建设,我们的生猪养殖实现了全自动化智能化,”惠州东进农牧公司董事长何新强介绍道,“以前在老猪场,一个人只能养500头猪;现在一个人可以管3000头。成本大大减少了,生猪品质更可控。”
以东进农牧为牵头实施主体,2020年惠东生猪产业园企业商品猪出栏量约54万头,占全县的65%,实现了从活猪—冷鲜肉—猪肉深加工产品的全产业链供港。2021年,在产业园建设驱动下,通过升级改造生猪养殖、屠宰设施环境,联合省农装所健坤公司打造数智化养殖模式,让数据成为生猪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和联农带农辐射能力,将“放心肉”添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640(3)

惠东生猪产业园


惠东生猪养殖

开启“智能模式”


“通过智能化养殖,我们能了解到每个生猪群体在每个成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何新强说道,“比如它平均是1天要吃1.5公斤的,那咱就按照这个量,根据它的生产周期阶段逐步递增,投料更科学,饲料转化率更高。”在全程智能化养殖情况下,东进农牧做到了精准投喂,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饲料的浪费。

为实现生猪品质可控和有保障,东进农牧1000亩生猪养殖基地基本采取封闭式管理,从饲料投喂到出栏都是自动化运行,室内空气、水、温度、湿度智能可控,生猪成长条件舒适,存活率可达95%,告别了家猪存活率低下的问题,年出栏生猪数量达18万头。

640(1)

省农装所健坤公司-数智猪场解决方案

为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产业园大力配套先进养殖设施设备。惠东畜牧兽医事务中心主任谭松伟向记者介绍:“目前产业园已建成5个标准化瘦肉型猪养殖场,生猪年出栏量 54 万头,生猪产量 6.75 万吨、生猪主导产业一产产值为 12.625 亿元。”此外,产业园还拥有国内领先的生猪繁育技术和养殖基地,是广东省良种猪精液供应基地之一,运用种猪自动测定仪以及 GPS 系统等种猪性能测定系统,确保培育出更多优良后代,实现园内良种覆盖率达到 99%以上。


升级屠宰加工设备

扩充产能3倍以上


传统的生猪屠宰耗时费力,为解决这一难题,产业园企业特地购进多套先进生猪屠宰加工设备。整个猪肉加工过程人工干预少,自动化程度高,将一头猪从电晕到劈半修整仅需约15分钟。

“在屠宰厂进行升级改造后,我们的加工年产能从30万头一年的加工产能提升到了100万头,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何新强说道,“现在我们每天都有260头左右的猪肉屠宰好运往香港。处理好的生猪产品从惠东生猪产业园出发,一天内就可以到达香港,让香港消费者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猪肉。”

640(4)

惠东生猪产业园屠宰加工线

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优越地理位置、极佳的生猪养殖资源禀赋和悠久的养殖文化传统,惠东生猪产业园已形成了涵盖仔猪选育、数智化养殖、加工流通与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地跨平山街道、白花镇、稔山镇和平海镇4个镇,涵盖国土面积639.07平方公里,是全国4个生猪全产业链供港基地之一。产业园猪肉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广东名猪”“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

“在政策资金支持下,我们还购进了新设备,腊肉制品月均产量可达300吨,有效提升了深加工能力。”何新强说。产业园内年猪肉深加工量可达22700吨,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98%,是国内首批具备向香港供应冰鲜猪肉、小包装冰鲜猪肉的地区,其中冰鲜肉占香港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40%。


生态养殖模式

催生联农带农新机制


为推动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产业园5家实施主体企业都进行了粪污堆沤处理,将粪污转化成有机肥,并免费赠予周边农户进行种植施肥。目前产业园内已基本实现养殖废弃物达标处理,建立了种养循环等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产业园带动周边乡镇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 96%。

640(5)

惠东生猪产业园

“通过我们这个资源利用以后,地方农户的化肥用量能减少至一半。”何新强说道。目前,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引导普通农户以资金、设施装备、收益权等入股参与产业园建设,探索建立园区产业链、创新链、组织链、资金链、安全链等一体化的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涉农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带动产业园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产业园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地方养殖专业户签订了生猪代养协议,按照每头猪200多块钱发放代养费用。同时,产业园企业鼓励农户劳动就业,仅东进农牧2019年一年便通过流转土地带动农户1435户,被公司带动的农户户均增收557.52元。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字农业咨询&合作:180 2861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