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采用IPAD,实现采集、录像、定位、识别、传输等信息化作业,大大提高效率。
广东森林资源点多、线长、面广,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工作流动性大,野外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如何准确测量树木?笔者了解到,此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首次采用全信息化的高新技术,灵活运用新仪器、新手段进行清查,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l了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
据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透露,此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对3685个固定样地、459个多样性样地、246个碳汇样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分析,对全省44562遥感样地进行了判读。首次采用全信息化的高新技术对全省森林资源进行综合监测是此次清查的一大特色。此次连清首次开发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信息化采集系统,广泛采用IPAD、TJET平板电脑对森林资源数据实施采集与管理,该系统集数据录入、定位导航、样地图形编辑、样木位置图实时自动绘制、照像录像、树种辅助识别、数据逻辑检查、无线传输于一体,实现调查数据采集的信息化作业,突破了以往连清工作用笔用纸记录的传统作业方式,优化了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流程,推动了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进步。此外,此次连清还采用了gps目标定位、芯片植入等新技术、新方法,大大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内业的处理效率,提高了连清的质量。
据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肖智慧透露,近十年来,广东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此次连清在调查内容、技术方法、监测手段、制度保障、汇总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多个第一。首次以省域尺度开展大样地区划调查,并对不同数据协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班块变化台账更新和年度出数方法;首次建立了与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的便携式植物专家知识库,实现了森林野外调查植物辅助识别;首次开展了森林碳汇现状调查和潜力研究,获得了碳汇计量与监测的基础参数。此次调查及时准确地查清了广东省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消长动态,为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美丽广东提供最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据透露,此次连清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大大拓展了连清工作的空间,延伸了连清数据的内容,为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提供借鉴。国家林业局资源司李忠平巡视员率领检查组及有关专家亲临我省检查指导工作,对广东连清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广东省连清工作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准备充分,勇于创新,效果显著,起到了试点的预期效果。(文/图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