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 浏览次数: 2013-01-01

  1月22日,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和改革、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部署,总结2012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年工作。副省长刘志庚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林英主持会议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杨建初作工作报告,经济和信息化委党组书记赖天生部署骨干企业摸查专项工作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及顺德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民营经济工作的负责同志,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刘志庚副省长充分肯定了2012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全省工业商贸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988.1亿元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77.1亿元,增长12%。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产业转移取得新进展信息化发展上新水平中小微企业发展得到新提升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7万亿、增长8.5%的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刘志庚副省长指出,工业商贸和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GDP构成中占据三分之二,是全省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工业商贸和信息化能否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直接关系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广东排头兵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他要求全省经信系统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推动工业商贸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促进工业商贸平稳增长。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着力开拓内销市场着力加大工业投资二是坚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化解过剩产能,强化节能降耗三是坚持信息化带动,全面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核心技术攻关与信息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信息化应用。坚持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树立主体功能意识强化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强化实施“双转移”战略,推动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着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突出培育一批经营规模超千亿、超500亿、超百亿的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他要求全省经信系统切实转变作风,建设一流经信队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脚踏实地抓落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杨建初主任提出,今年全省工业商贸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坚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促进内外需联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两化融合发展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我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质量效益。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工业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增强实力壮大规模,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100亿、500亿、1000亿经营规模的企业,通过企业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广深超算及云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太阳能光伏“千企千兆”工程,加快建成珠三角地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区。推进产业链配套发展建设5个汽车零部件专业园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落实《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

  二是着力扩内销促消费。引导和刺激消费需求抓住新一代信息、新能源技术发展机遇,努力把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休闲旅游等培育发展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长点。千方百计推进广货内销深入开展“广货全国行”活动,抓好广东商贸城、省外广货展示中心等内销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广货网上行”活动,促进活动官网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转型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推广“广东物流价格指数”,建设物流业代收货款服务平台。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推动广东国际电子商务信用平台建设。

  三是着力强化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和支持3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善我省动态500项工业重点项目库。开展技术改造投资政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实施“四个创新”工程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加快产业链整合和资源优化组合。推动企业研发创新,完善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品品牌创新,完善质量品牌建设体。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示范推广应用。深化工业设计创新。建立全省工业设计数据库推动工业设计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推动珠三角站点建设部省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城。

  四是着力推动产业转移创新提质发展。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理顺和改善园区管理和公共配套服务机制。优化体制创新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园区开发模式,积极吸纳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强化政策扶持推动产业转移工作由转移驱动转向内生驱动,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开展优质招商围绕成本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配套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乡情优势,着力提高招商选资工作力度和质量。深入实施乡贤反哺工程,引导海内外乡贤以多种形式回乡投资兴业。强化督促考核继续实施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制度。

  五是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珠三角无线城市群建设,推进珠三角高速宽带无线网络普及应用。继续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建设“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区。深化信息化应用。实施“两化融合”牵手工程,推动50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与500家以上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对接。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继续实施“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计划”、“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计划”,加快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培育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三网融合”等新兴产业。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设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推动各地市网上办事分厅建设,今年内联通至县(市、区)一级,实现各类事项网上办理。继续实施信息兴农工程

  六是着力激发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重点帮扶民营企业开展民营企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重点帮扶500家高成长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各个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完善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1+33”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实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新建50个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30个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筹备建立省民营企业家培训学院。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七是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贯彻落实工信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加快推进广东省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建设。推进循环发展推动完成我省循环经济立法工作,继续加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体系建设推进低碳发展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组织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落实节能奖惩措施。继续做好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八是着力强化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保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完善“全省工业商贸信息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数据库”,做好PMI指数的编制和发布按季度发布各市工业增加值率指标。深化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三级服务体系。抓好要素保障供应。做好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工作,特别是负荷预测及电力电量平衡工作。加强产运销协调,维护成品油和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

  九是着力推进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