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我国农业迎来利好?

来源:健坤智慧农业 浏览次数: 2018-07-06

眼下,中美贸易战各项增税清单已出台,双方“贸易战武器”轮番登台亮相,形势下看来,贸易战是不可避免了。我们农业人关心的是:这次贸易战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国内养猪行业迎利好

目前,中国国内的平均猪价约在5.2/斤左右,已经进入亏损期,每头猪亏损超过100元。这样的一个价格,除了副产品以外,其实,猪肉进口的动力几乎已经没有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国,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去年向中国出口约30.9万吨猪肉,占据美国猪肉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查阅中国上周公布的回应性征税清单发现,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随着中国国内养猪业的扩大以及猪肉价格下跌,中国对猪肉的海外进口需求在最近几个月内大幅下滑,中国市场有信心将自给自足

简单地说,少了外来猪肉的冲击,有利于国内养猪行业回暖。

大豆迎来阶段性利好

2017年全球生产约3.5亿吨大豆,美国和巴西各1.1-1.2亿吨2017我国自产大豆1489万吨,进口大豆9554万吨,占全球进口量的64%

2017年我国进口的大豆中,来自巴西5093万吨,占53.3%,来自美国3290万吨,占34.4%

美国的大豆出口一半以上出口到中国,如若贸易战持续下去,美国大豆出口中国势必增税在望。国内相关大豆加工企业和经销商,短期内有可能囤积大豆,以应对将来的风险预期。大家都在抢大豆,将大幅拉动大豆和豆粕价格,将对国内种植大豆的农业人有利。

市场的恐慌,带来的或许是短期内美国更大规模的大豆出口到中国。假如,贸易战在中国、巴西农民大幅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后不打了,全球大豆价格必将应声下跌,未来大豆行情存在一定的反转风险。总体而言,短期内我国大豆行业迎来利好。

玉米行业有望迎来利好

玉米和大豆是饲料制作的两种重要原材料,如今,大豆期货价格暴涨,现货价格虽然影响有限,但贸易战的发展形势直接影响了饲料原材料的价格。

玉米、大豆互为饲料原材料替代品,如果大豆未来价格大幅上涨,将间接拉动玉米需求。

观 点

贸易战我们不怕,这是我们农业人发展的机会。

借乡村振兴政策之力和市场的机遇,顺势而为,调整结构,优化产能,提质增效,在适合规模化的土地上发展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打造现代型农业生态圈。

文章作者:小坤

微信号:健坤智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