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裕香米”“绿旺丝苗”“经典围龙”“齐昌红”“金谷”“家旺”“八斗种”“瑞福生态硒米”“振隆古塘富硒大米”“味多来”等一批兴宁市较具名气的丝苗米品牌不断涌现,兴宁农业品牌效益逐步凸显。

一群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投身到丝苗米产业,用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干劲,给这个传统的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并逐步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成为这个产业的核心力量。
罗新平就是这股力量之一,毕业于音乐专业的他,年仅30出头的年纪,在外闯荡多年后,毅然回到兴宁和父兄一起干起了丝苗米的种植生产。
年轻人缘何投身农业?
1987年出生的肖洒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2011年从信用社辞职后,与同样是80后大学生的丈夫李育亮一起投身到家乡的丝苗米产业中。
从踏入农业起,夫妻俩就立志要将父亲经营30多年的粮食加工小作坊,做成企业化、产业化。从熟悉生产流程,到实施机械升级,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为拓展市场,李育亮用几年时间跑遍梅州各大超市,产品进驻的商超达到五六十家,成为梅州有影响力的粮食品牌。
绿粮公司负责人:肖洒
如今,夫妻俩合力经营的梅州市绿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如今集粮食种植、收购、仓储、烘干、加工和销售一体的多元化民营粮食企业,还担负着梅州市军粮加工任务,公司实力堪称兴宁市稻米产业翘楚,是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
兴宁市益民粮油加工有限公司也是兴宁丝苗米种植的主要单位之一,公司负责人邓林出生于1994年。
邓林查看加工厂大米生产情况
目前益民公司现有生产厂房约8000平方米,粮食仓储库7000吨,实现了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的生产经营格局。“我很好看兴宁丝苗米产业,希望能在父辈的基础上将兴宁丝苗米品牌发展的更好。”
邓林表示,“在家乡创业选择丝苗米行业,是自己最骄傲的事情,尤其看着自己生产出来的优质丝苗米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那种成就感更是无可比拟”。如今国家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是年轻人在家乡创业的大好时代,兴宁丝苗米就是他一生的事业。
长期以来,水稻种植业单位效益低下。如今,水稻种植逐步告别了小农时代,机械化耕作、统防统治等现代作业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出生于2001年的李宇导年仅18岁,稚气未消的他已经是一名植保无人机作业能手,带着小团队操控植保无人机进行播种、农药喷洒等工作。
00后植保爱好者:李宇导
年轻人的加入,使得兴宁丝苗米产业在集约化、工厂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变得后劲十足。事实上,兴宁稻米行业的优秀“前辈”,李宇导的父亲李志新和罗新平的堂哥罗新辉,均为年富力强的70后,但他们早早便是兴宁稻米行业的“老行尊”,并引领着水稻种植业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俩人分别在2007年和2014年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称号,那时他们也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干劲的年轻人。
罗新辉诙谐地说,这辈子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做米这件事情搞好。为了做出最好的兴宁丝苗米,他专门投资一千多万,建立了一条集烘干、筛选、去石、抛光、分级、输送缝包等流程化生产线的加工厂。
罗新平在加工厂观察大米生产情况
晚造种植的“美香占2号”优质稻从田间收割后,只要进入这条生产线,便可从湿谷经各道自动化工序,到最后直接出炉成为包装好可直接上市销售的鲜米,整个流程密闭不会带入任何杂质,确保每一粒米都是正宗的兴宁丝苗米。有意思的是,他们打造的“味多来”品牌包装上,描绘了从一颗稻谷成长到成堆大米的全过程,并且还将乐谱和乐符印上包装,以表达做事有谱、产品靠谱的心声。
有谱的丝苗米
打响品牌为产业谋出路
兴宁地处粤东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温、光、水、土、气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发展水稻产业。在历史上,兴宁在省内甚至国内屡屡突破粮食高产纪录,被传为一时佳话。
晚造农田鸟瞰图
近年来,袁隆平院士的科研团队连续多年在兴宁试验水稻新品种,并且在2016年创出双季稻亩产量1537.78公斤的世界纪录。
全国种粮大户:罗新辉
可以说,就水稻种植而言,兴宁已经处于行业顶尖水平。然而,如果只是聚焦种植环节,哪怕是种植大户,由于品牌不响、卖价不高,效益也非常有限。要提升水稻产业的效益,就必须补上二产、三产的短板,三产融合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才有出路,而这其中的核心,就是要打造兴宁丝苗米自己的品牌。
“我们兴宁丝苗米的平均生产成本都要三块多,而市面上有的丝苗米,低的也就卖三四块钱。”罗新辉说,如果对标价格,这个行业就没得做,但泰国的香米,卖到十多块一斤,也卖得不错,兴宁丝苗米也是香米,说明市场还是有机会的,关键就是要做出品牌,做出口碑。
年轻人对这一理解尤为深刻。目前绿粮公司已拥有“李新方牌”富裕香米和“米自然”经典围龙米两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并且拥有多项商标权、版权和外观专利。肖洒认为,当前兴宁的大米市场还不稳定,且大多以小作坊生产为主,没有形成强势的品牌。这些年,绿粮公司积极参加行业展会、进商超、设立线下专营店、开通新媒体宣传渠道等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推广品牌。

丝苗米煲仔饭
邓林也认为,当地农民的品牌意识不够深刻,从产业的长远发展考虑,需要建立兴宁丝苗米的区域品牌,并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兴宁丝苗米,这样才能整体提升产业的带动效益。
兴宁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近年来启动了兴宁丝苗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并集聚社会各类资源力量,开展兴宁市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建设。
广东广播电视台著名美食节目《我爱返寻味》
到兴宁丝苗米产业园录制节目
如今,兴宁市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建设已经落成。按照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数-云-端”协同赋能的物联网架构设计,在多家规模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智慧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综合示范点,智慧粮仓示范点。
将育苗温室物联网、大田种植物联网、粮食仓储物联网、农机物联网“四网合一”,将农业数据采集过程融入农业生产过程,汇聚成兴宁粮食产业“一张图”大数据平台,打通“数云端”数据上行和丝苗米产业赋能。
丝苗米品牌形象logo
2019年11月30日在第十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上,兴宁丝苗米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成功举办,“稻香围龙、米好兴宁”的品牌主题和充满客家文化元素的品牌形象logo亮相,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兴宁丝苗米品牌也成功进入了广州农商行等部分高端渠道市场。
“稻香围龙,米好兴宁”
在政府的引导和核心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兴宁市涌现出“富裕香米”“绿旺丝苗”“经典围龙”“齐昌红”“金谷”“家旺”“八斗种”“瑞福生态硒米”“振隆古塘富硒大米”“味多来”等一批较具名气的特色品牌,品牌效益逐步凸显。
“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打造品牌,才能让产业走的更远。”罗新辉介绍,要打造兴宁丝苗米品牌,就必须要用心做好这个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他透露,兴宁丝苗米能让消费者实实在在的感觉到吃的新鲜。这是因为,兴宁丝苗米供应的都是当季晚造的新米,此外更重要的是,兴宁丝苗米都是按照订单要求,用新鲜的稻谷现碾出来,而平时这些稻谷都是烘干后储存在16.5℃的恒温冷库当中。
罗新辉(左)介绍新鲜稻谷之家--恒温冷库
智慧粮仓系统全程智能化管控
这个保存温度是经过育种专家严格测算,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丝苗米的香味和品质,防止虫害和霉变。“兴宁丝苗米的稻米品种属于香稻,常温存放或存放条件不理想,时间一久就会导致香味流失。”
考察团参观加稻谷加工厂
做强产业提升联农带农能力
绿粮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了梅州市绿粮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一体化大米加工厂、拥有水稻种植1000多亩以及发展订单农业3000多亩,以订单农业的方式保障了粮源的稳定与高质量,也确保了联农带农机制的稳定。同时公司还建立了酿酒厂以提升粮食加工副产品产值。
种粮大户李志新自己种植水稻800多亩,而他带领的兴宁市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规模达到3000多亩。罗新辉创建的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与他相当,也是3000多亩。“丝苗米可以卖8元一斤,而普通品种的米每斤仅能卖2至2.5元,所以大家都开始种植优质丝苗米。”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中的一名村民说,自从种植丝苗米以来,收入几倍增长,联农带农能力明显。
罗新辉表示,目前在兴宁丝苗米生产过程中,已经完全摒弃传统方式,全部采用现代作业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体系,统一推进良种推广、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烘干仓储加工等农业“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有力推进合作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保障兴宁丝苗米的品质。
广东米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两位全国种粮大户罗新辉、李志新以及兴宁乡贤李宇忠联合三百多家农户组成,目前拥有5000多亩自有基地,3000多亩合作耕种基地,其中自有的丝苗米基地3200亩,带动农户2410户,带动当地种植面积5180亩。

兴宁丝苗米特性
·产自纯净沃土,在北纬24度,清水丘陵,晒足122天阳光,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更丰富。
·兴宁丝苗米米粒细长、颗粒饱满,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吸水性强,口感细腻香糯,适合干饭。
·兴宁丝苗米处于南方大米行业的顶尖,荣获“广东好大米优质稻米品种”,全国十大优质稻品种食物品质鉴评金奖。

晚稻新米好水好土好家的味道兴宁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