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植模式到产业化模式,肇庆高要擦亮“南药之乡”品牌

来源:健坤智慧农业 浏览次数: 2020-05-06

近年来,肇庆市高要区南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高要河台、乐城等区镇,几乎每家自有山地的农民都会种上几亩南药,乐城镇思可村的伍彭锐就是其中一员。

如今,伍彭锐和其他4人合资成立了可民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展至今已有52名社员,合作社种植基地面积达4250亩,其中肉桂种植面积2550亩、巴戟天1100亩、牛大力400亩、广佛手150亩

巴戟天种植

通过示范带动、技术推广,提高南药种植规模、产量和效益,使到农户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高要区年平均气温为22.3℃,平均年降雨天数为15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07.6小时,年平均湿度在80%左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氮、磷、钾等有效微量元素,pH值呈4—6的微酸性。阳光充足、水源充足、排灌良好……这些优势形成温暖湿润的种植环境,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地道中药材。

高要广佛手

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采访高要巴戟天种植基地

从珠宝业转行南药,成为高要巴戟天领军人

2010年,珠宝商人梁展转行南药,返乡投资成立“董福行农林高新科技种植管理有限公司”,创建“公司+科研机构+合作社+种植户+种植风险基金”中药材产业化模式,生产出地道、安全、优质的南药,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中医药的质量不是工厂能造出来的,要让南药产业和种植户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把第一车间前移,从源头着手,建立新的种植模式,实现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种植。”梁展为南药产品制定了“生产道地、安全、功效、稳定、良心”的要求。
他将常见的“公司+农户”二级合作模式,改为“公司+合作社+科研机构+种植户+种植风险基金”的合作模式,即实行封闭型管理,执行内部流程价格,统一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和统一产品回购及加工,种植户需从品种、地域、种植方式、用水用肥、种植年限、采收时间等,全方位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进行耕种。

要20吨南药驰援湖北抗疫

在该模式下,种植户参加合作社便放心踏实了。目前,合作社股东有50多个,辐射农民1300多人,带动当地种植巴戟天5000多亩,带动种植户增收200多万元,为产区及周边镇的农户及相关产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高要区大力扶持巴戟天、广佛手等南药品种种植,加快南药产业的升级转型,以禄步、乐城、河台、水南、小湘五个镇为主体创建“高要南药产业园”。董福行农林科技种植公司作为建设主体,联合宏志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祥信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30多家南药加工企业加入其中,并取得瞩目成绩。

2018年底,高要区南药种植面积56.91万亩,其中肉桂种植面积53.5万亩,巴戟天2.21万亩、何首乌0.45万亩、广佛手0.5万亩、广藿香0.25万亩

巴戟天是“四大南药”之一,民间素有“北有人参南有巴戟天”的说法。据统计,全国80%巴戟天产自肇庆高要区,年产量近1.6万吨,产值接近5亿元。2015年,“高要巴戟天”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巴戟天中唯一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

预计到2020年底,高要南药产业园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广藿香等南药标准化生产基地将扩大到6万亩,在禄步、乐城等镇规划建设的道地南药加工区、南药产品展示、物流、电商区初具规模,产业园的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高要区南药产业园以“科研示范、绿色安全、高产高值”为理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肇庆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典籍记载:肇庆高要,自康熙年间开始广种巴戟天

来源:高要发布、省农业农村厅、南方+

编者: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小坤

1、中国第一个生态无人农场诞生!未来以来

2、2019年,健坤智慧农业大事记

3、健坤公司3项产品技术荣获农业农村部大奖

4、5G+IOT为珠海渔业赋能,智汇行业发展

5、智慧粮仓监控系统——每年可节约粮食350亿斤,满足1亿人1年口粮消费需求!

6、一秒钟帮你识别农作物病虫害?这款AI人工智能小程序逆天了!

7、在“稻”路上不负韶华!兴宁丝苗米:一群年轻人的事业

8蕉岭这个400亩的种植基地,只需要8个人管理,怎么做到的?

9、水稻产业园打通机械化、信息化全链条!高效种植大有可为

10、健坤智慧农业再获大奖!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智慧农业获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