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的未来——卫星互联网

来源:健坤智慧农业 浏览次数: 2020-06-22

前,我们接触的互联网服务,主要通过地面信号基站传输通讯信号,在没有地面基站的区域则无法搜索到网络信号。基于这一个事实状况,在世界上大部分偏远的农业农村地区,至今还不能享受到通畅的网络信号。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只是在人口密集地区才有优良的网络信号覆盖。

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陆地有很多人迹罕至的荒漠、森林以及山区果园,如何为世界这些海域和偏远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业用户(包括飞机、船舶、车辆、无人机、无人驾驶、野外场区、作业团队、偏远地区村庄、岛屿等)提供随时随地的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新的热点话题,而构建这一系统也就为未来数字农业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两会上,科技圈的知名人物之一,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建议发展“卫星互联网”的议案倍受关注。同时,雷总提的“天地一体化”也与健坤智慧农业2019年开始倡导的“空天地一体化”构想不谋而合。就在今年,健坤智慧农业已将“空天地一体化”应用模式,已成功应用在茂名智慧荔枝果园。

卫星互联网是继有限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其主要利用卫星星座在外太空铺设卫星网络,把互联网“搬”到太空上,再将电波辐射到全球。与光纤、 5G等地面通信相比,卫星互联网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对地面设施依赖程度较低,可为广阔的海上、空中、跨境或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实现全球所有地区的通信信号无死角覆盖。

曾经,有观点说卫星互联网实施成本很高,商业公司很难消化。但是,最近这一观点又有了新的变化,据科技点资讯文章报道,由于发射技术的改进以及卫星本身的小型化,进入这个市场的成本远远低于几年前,低地球轨道(LEO)设计现在仅重10公斤,有些不大于两个鞋盒。LEO网络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更低的功耗,并且可以以模块化方式部署,随着更多客户或资金的增加而扩展。

我们可以想象,今后基于5G通讯的无人驾驶汽车,驾驶到无5G覆盖的荒郊野外,可以由卫星互联网继续提供即时互联网服务;在偏远山区,数字农业装备不再受通讯问题困扰;在远海、深海的水产养殖领域,水产物联网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直接由卫星互联网提供互联网服务,全面加速深海渔业养殖现代化进程。

今时今朝,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中,其中包括SpaceX、微软、亚马逊、脸书、谷歌、高通、软银、波音、空客、可口可乐等,甚至还有政府力量NASA。众多玩家中,马斯克的SpaceX(星链计划)无疑最惹人注目。

2015年,马斯克提出星链(Starlink)计划——发射共计1.2万颗卫星,在全世界实现通过卫星通信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当发射的星链(Starlink)卫星达到800颗时,系统具备初始服务能力。

2017年8月30日,在第三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推出"虹云"计划,以商业模式构建"互联网+航天"的新兴产业,共由156颗小卫星组成的低轨Ka频段宽带互联网星座系统。

"虹云"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

"虹云"计划,具有通信、导航和遥感一体化、极低通信延时、极高频率复用率、全球覆盖等特点,为中国及世界的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天基WiFi互联网接入服务,也可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工业物联网、无人设备远程遥控等对信息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卫星互联网是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是国家战略需要,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需求,下游应用场景广阔,是万亿级规模的新产业。小坤认为,卫星互联网的到来,或许将全面开启下一个数字农业新时代,成为未来数字农业领域中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最优解决办法。

信息来源:通信信息报、有毅说兵、科技点资讯

1、“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果园今日亮相,省常委寄语: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2、中国第一个生态无人农场诞生!未来以来

3、2019年,健坤智慧农业大事记

4、健坤公司3项产品技术荣获农业农村部大奖

5、5G+IOT为珠海渔业赋能,智汇行业发展

6、养猪新模式丨健坤智慧农业赋能澄海区打造“智慧养猪实训基地”

7、智慧粮仓监控系统——每年可节约粮食350亿斤,满足1亿人1年口粮消费需求!

8、一秒钟帮你识别农作物病虫害?这款AI人工智能小程序逆天了!

9、在“稻”路上不负韶华!兴宁丝苗米:一群年轻人的事业

10、健坤智慧农业再获大奖!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智慧农业获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