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父母要上班,孩子可以送去托儿所;在农村,农民要外出务工,土地可以送去“托管所”!
近年来,土地托管成为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还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土地托管是在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收益权和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给土地找了“保姆”, 从种植到收获,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都有专业组织协助完成。虽然土地托管了,但土地还是农户的,种什么、怎么种还是农户说了算,产的粮食也归农户。

土地托管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备受种植户特别是小农户青睐。“土地托管后,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地仅种子和化肥成本就节约30元/亩,还解决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让农民外出务工没有后顾之忧。” 韶关市曲江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周建民介绍。
2020年,胜意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韶关市多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小农户共计5000多亩的耕、种、收农机托管作业服务。“合作社依托‘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立足全程机械化服务,开展耕、种、管、收、加、贮、销保姆式全托管或半托管服务,半托费用为打田100元/亩、育秧100元/亩、插秧加施肥150元/亩,全托费用为良田水稻580元/亩,还可以根据种植实际情况私人订制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吕萍介绍。
合作社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打造集农机作业、生产托管、农技服务、农资供应、粮食收储烘干、品牌销售、冷链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服务联合体,并重点关注农技信息、农资配送、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作业、植保防治五方面,逐步探索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机制。

“你外出挣钱,我替你种田”,实际操作中,小农户挨家挨户沟通成本高,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减少沟通成本,保障小农户利益?胜意农机合作社建立了托管服务作业台账,依托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机语-农机作业监测终端”,可在后台随时查看农机作业情况,做到农机有详情日志、服务有轨迹照片,还能实时调度提高作业效率,真正实现有据可查、有果可依。

土地托管过程中制定好“菜单”,明晰“价目表”,把托管环节列清楚、作业费用写明白,农户便可点单式、自助式选择土地托管服务。针对农户的土地托管需求,现在有单一环节托管、多环节复合式托管等近10种套餐组合,农户拥有更多选择权。
据负责人介绍,联合社下有10个合作社,各类农机具208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45台、收割机7台、乘坐式插秧机10台、无人植保(直播)飞机18台,旋耕机30台、手扶式插秧机15台、烘干设备1套……
除了这些看得见、可量化的硬件,合作社的软件优势也非常明显:可提供机械化耕地、播种、收获及高效植保等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服务,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218.59万元,其中提供全程机械化及综合农事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吕萍称。

农忙时节,天不亮胜意农机社员之一的阿亮便操作着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忙碌于附近村庄田间地头。“除了耕好自家的30亩水稻,托管业务非常多,一年收入约8万元,不比外出打工差。”阿亮直言很满意当“田保姆”的收入。
“现在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农机合作社就是专门为农民打工。”通过土地托管,实现连片作业,既提高农机使用效益,增加了合作社社员收入,还较好地管控了秸秆焚烧,实现了合作社、农户与政府管理“三赢”的局面。
周建民认为,在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全区农业机械化迎来大发展,特别是新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进程加快。“目前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11家,作业面积涵盖全区9个乡镇,作业种类涵盖水稻、玉米、花生、蔬菜、水果等作物,植保无人机、花生联合收割机、水稻直播机、无人驾驶耕整机、无人驾驶收割机、大马力四驱拖拉机均得到认可和推广使用。”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韶关市曲江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秀兰介绍,为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曲江区围绕兴机富民,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扶持和引导力度,进一步完善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配套政策,把农机合作社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未来要加大对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土地托管服务主体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重在搭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结合、农机管理与服务并重、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的示范平台,打通农业综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陈楚楷说。
据悉,今年曲江区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服务范围涉及6个镇,3000多户小农户受益。接下来随着晚稻生产逐步开展,种植的水稻面积达11万亩,生产托管服务面积也将进一步扩大。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有改动>
智慧农业技术咨询:180 2861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