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土地细碎分散,机械化程度低,农户经营规模小,小农户“种不了、种不好、种起来不划算”,兼业程度高。如何提高小农户的农业参与积极性,破解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重大命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弯道超车”?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获悉,近年来,广东以农业生产托管项目为重要抓手,把小农生产引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为高效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落地,广东正通过组织建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办体系、指导生产托管示范基地建设、搭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平台等举措,吸引更多农户和服务组织参与进来,逐步构建适宜广东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新引擎,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
据了解,2020年,广东全省开展农业托管面积62.22万亩,服务小农户数约5.8万户,占服务农户数的97%,托管作物涵盖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番石榴、三华李、荔枝等特色作物。今年,广东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项目落实,任务面积达150万亩(第一批118.43万亩,第二批31.57万亩)。截至2021年6月,全省已完成生产托管面积45万亩,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稳步有序推进。
专业化服务提效益
切实保障“米袋子”
——
“我们讲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不是简单的农机替代人力服务,而是耕种防收全链条的专业化服务。”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丁艳平告诉记者,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不能简单满足于机械替代劳动力的层面,而要在机器替代的过程中融入先进的品种、技术、设备、组织方式、管理理念等,考虑能否更好地体现服务的专业性。对此,广东提出了实现“弯道超车”的方法:专业化服务提效益、集中连片服务降成本、示范带动见实惠。
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秋冬春连旱天气影响,增强对粮食生产的行政推动和投入支持力度,纷纷抢抓农时,全力保插保种,力保粮食稳产丰收。
六月盛夏,及腰高的早造水稻逐渐染上成熟的金黄色,韶关市曲江区胜意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胜意合作社”)的农机手和托管员们穿梭于田间地头,紧锣密鼓地张罗着收割粮食。收割机一字排开,经过农机手的全面“体检”后整装待发。
农民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承载主体。“今年,我区承担托管服务任务10万亩,目前已完成了托管面积6万多亩,我们合作社已经完成了3.6万亩。”胜意合作社理事长吕萍告诉记者,以前,每到打农药时,不少农户因人手不够而无法及时打药,导致稻谷产量低;到了收割时,稻谷由于天气原因无法及时晒干,容易霉变、出芽,给农户造成损失。2012年起,吕萍和丈夫统筹农机资源,成立胜意合作社,组建了统防统治和植保队、机插秧队和机收队,重点发展植保无人机飞防和稻谷机械化烘干,以先进的技术导入农业生产,补足当地水稻生产的机械短板。早在去年,胜意合作社与其他两家合作社形成联盟,通过农资集中采购、农机连片作业,有效组织、调配有一定服务能力的闲散农机手和农户就近提供托管服务,开展生产托管服务的农田规模达17.8万亩。
除了农民合作社以外,广东还支持和鼓励合作社服务中心整合生产托管服务需求和资源,或者作为托管服务主体承接农业生产托管业务。目前,全省31个县级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不仅为5.05万家合作社当“保姆”,提供制度建设、运营代办、市场拓展、农业生产、交流培训等服务,还给36万亩地当起了农业生产托管的“田保姆”。
与韶关市曲江区几乎同时进入收获季,阳江阳春市陂面镇的水稻种植基地,田野一片金黄,该镇农民合作社分中心的辅导员正在制定早造水稻的收割计划。目前,该分中心承担了2000亩早造水稻的全程托管,以及2万亩早造水稻的单环节、多环节和关键环节托管项目,并将继续完成这2.2万亩地的晚造水稻托管项目。
阳春市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负责人吴柔婷告诉记者,陂面镇农民合作社分中心组建了农机、农技、植保等专业服务队,建立了种子、肥料、农药、机耕、机插、统防统治、机收、烘干等托管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作业规程,聘请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建立专家指导组,制定生产规范,为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服务队汇总托管地块和面积后,制定生产托管工作计划,结合农时农情统筹调配服务队进行作业。
集中连片降成本
助荔农鼓起“钱袋子”
——
当前,广东正通过土地集中连片、产业发展集中连片、服务需求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需求,整合农户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实现生产托管服务主体协同、服务结果高效。
6月22日晚,目送最后一批“妃子笑”过磅装箱,在荔枝上市期间忙碌奔波的廉江市良垌镇日升荔枝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日升合作社”)理事长卢亚金终于舒了一口气。这批经过保鲜技术处理的荔枝,在检验检疫合格后漂洋过海,不久将出现在美国的超市货架上,每斤能卖到约6美元。
“良垌镇荔枝产业资源丰富,开展生产托管十分必要。”卢亚金介绍,作为全国“一村一品”(荔枝)示范镇,廉江市良垌镇的荔枝年产量超过10万吨。近年来,日升合作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合作社+托管服务生产组长+自然村+农户+生产托管专业技术服务队+专家组”的生产托管服务模式。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日升合作社打造了一支205人的生产托管专业技术服务队,队员们经过岗前技术培训,达到上岗水平后才能开展托管服务。托管服务生产组长与各自然村对接,充分发动村干部和合作社成员的宣传带动力量,协调全村农户签订生产托管合同,以整村推进的形式集中连片开展托管服务。
“叮咚”,5月11日,日升合作社社员和参与生产托管的农户收到了一条通知短信:“第四代荔枝蒂蛀虫施药防治时间:第一次防治为成虫盛发高峰期(5月15-17日);第二次防治为卵盛孵高峰期(5月21-23日)。”由于今年气候利于荔枝成花、坐果,为荔枝蒂蛀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经过科学预判,日升合作社对全镇参与生产托管的荔枝集中打药灭虫,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统一施药防治病虫害环节在内,日升合作社共做到了种植品种、出口荔枝生产技术标准、GAP认证标准、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培训、生产技术管理、采收时间、包装、销售等10个环节的统一,为今年的荔枝丰收提供保障。
2020年,日升合作社完成荔枝生产托管技术服务面积五千多亩,涉及11个自然村396户。农户通过生产托管,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还提高了荔枝质量,每亩增收1500元。
示范带动见实惠
果农“果篮子”装得更满
——
荔枝销售已到尾声,李子接踵上市。距离廉江市良垌镇不到200公里的茂名信宜市钱排镇钱排村,紫红色的三华李如婴儿拳头般大,沉甸甸地缀满枝头。村民罗本志觉得身上的担子轻了些。孩子长期在外务工,年近花甲的他和妻子不仅要照顾3个孙辈,还要打理家中16亩三华李果树,每到果树除草、剪枝季节,夫妇俩总忙不过来。去年起,罗本志决定把果树托管给信宜市钱排供销社三华李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三华李合作社”),省时省力不说,产出的4万斤李子上市后销售一空。
“去年,我们抓住季节时点,为168户服务对象开展除草、剪枝托管服务,完成服务面积5200亩,并通过了市级验收,农户们都很满意!”信宜市钱排供销社三华李专业合作社(以下称“三华李合作社”)理事长李基明说。
被确定为生产托管服务实施主体后,为了打开局面,三华李合作社通过与农户交谈、讲解、派发宣传单等方式积极进村入户宣传。同时,还时常组织村民代表到1200亩三华李标准化生产基地参观,使村民了解农业生产托管在解放劳动力、稳定产量、保障果品等方面的优势。此外,三华李合作社按照生产标准,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量身定制”作业服务。
经过一年多的宣传推广和示范带动,三华李合作社获得了5200亩三华李果园的托管服务合同,服务小农户136户,占服务对象80.9%;服务面积达3320亩,占总服务面积63.8%。此外,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农户以示范基地的标准化种植模式种植三华李超4万亩,唤醒了大片“沉睡”的撂荒地。
农业生产托管的优势需要用实打实的经济效益说话。李基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自己耕种的产量是每亩2000斤,每斤价格为4元,净收益4130元;公司流转土地经营每亩2100斤,每斤4.2元,净收益4590元;而农户管理+托管服务的每亩产量可达2500斤,每斤价格4.5元,净收益为7400元,还可获得每亩40元的除草、剪枝托管优惠补贴。
三华李合作社只是全省引领示范带动生产托管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各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县根据各类托管作物,分别建立起农作物的耕、种、防、收全环节的全程托管示范基地,统一让专业的服务组织提供服务,从成本、产量、绿色发展等方面对比农户自种和托管效益,让农户切实体会到生产托管服务的好处,不断推动托管服务市场发展壮大。”丁艳平表示,2021年广东省计划建设100个生产托管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73个示范基地建设。
接下来,广东将继续完成剩下的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农户田间管理+全程托管服务”的方式,指导示范基地制定生产托管服务落地方案,设置专人负责,每个基地确定一名项目经理,由村集体、基地经营方、服务组织、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等派员担任,逐项落实基地建设任务。
技术咨询:180 2861 2231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智慧农业建设服务商。拥有智慧农业全行业领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销售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
健坤公司深耕智慧农业领域20年,是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先行者,在现代农业建设领域持续多年开创行业前沿技术。公司以农业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IOT、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导航等多种技术,已形成“软件、硬件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农业建设布局,首创“数云端”协同模式,提供“农业政务高效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系列应用解决方案,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健坤公司拥有80多项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30多种,多项软硬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9年“5G智慧水产”、“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入围农业农村部优秀项目名录;“农作物环境精准感知与节水灌溉技术”上榜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名录。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科研项目70余项,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开发专业应用软件系统100余个,建设服务平台120多个,提供整体、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超过1000项。
公司相继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数字农业先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农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广州市优秀软件企业”,同时也是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单位,建立有农业信息化与智能装备研发实验室和广东省云计算与大数据研发实验室。
未来,公司将围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不断巩固智慧农业服务商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