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剑,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绘就新篇章

来源:健坤智慧农业 浏览次数: 2021-08-10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年。广东省首轮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也一路稳扎稳打、持续向前,走过了三个多年头。

三年来,广东省咬定目标,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省已建成16个国家级、161个省级、5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年来,广东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领,深化产业兴村强镇行动,构建“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久久为功。


三年来,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广东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乡村产业兴旺的战略龙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茂名荔枝产业园

目前,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实现了主要农业县、主导产业和主要特色产业的全覆盖,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已然成形。“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高位推动、政策引领、改革创新、联农带农、科技赋能”目前,随着第二轮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陆续申报,产业园建设的号角已吹遍南粤大地,多方主体正齐心协力,谱写出一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壮丽合奏曲。

篇章①

壮大主导优势产业,迎来发展艳阳天

一个产业园,是一个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缩影。

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只有牵引好这个“牛鼻子”,才能耕好广东农业农村工作这块大型责任田。


而如何乘产业园建设的东风发展壮大当地主导优势产业,大手笔谱写产业新篇,是产业园建设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为此,各地通过政策加强引领,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由主导产业引领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并通过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打造出了一批产业优势明显,且具有创新活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阳东对虾产业园

近年来,阳东对虾产业园加快农业数字化改造,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消费、成本收益等多维度关键环节的数字资源体系,62.5亿产值让“蓝色粮仓”持续产销两旺,成为阳江市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正大湛江双百万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成为大湾区菜篮子生猪保障工程示范基地,通过数字化养殖,实现“人养设备、设备养猪”,智能设备和技术在帮助饲养人员减负的同时,让PSY提高7-8%,每头猪节省了70元的成本,推动湛江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还着力打造良种繁育、生态种植、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科技创新相融合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三年多来,各地产业园按照“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要求,围绕建设大基地、发展大加工、创新大科技、开展大服务、培育大品牌等要求,打造了一批集中度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优势产业,极大地提升了广东在农业产业建设方面的影响力。


篇章②
联农带农,唱响富农曲

鼓起来的钱袋子,红起来的好日子,现代农业产业园要实现的富农目标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注重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打造特色利益联结模式,力促三产融合发展,培育产业价值新业态,与农户实现共享共赢。辐射带动农户,助推奔康致富,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成为广东“联农带农富农”的崭新名片。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粤东西北地区建设的省级产业园,吸引了返乡创业人员3.80万人,吸纳农民就业54.88万人,辐射带动农户87.16万户,产业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万元,比产业园建设前增长22.2%。

罗定丝苗米产业园

]

例如,阳江市省级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现有种植花生15万亩,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为农户提供农资、农具和技术指导,加快优良品种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全市的推广,由漠阳花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农户种出来的花生由该公司保价回收,保价回购5-6元/斤,农户每亩可以赚2000元,联农带农经济效益显著。罗定丝苗米产业园,覆盖种植农户13535户,全产业园农户人均收入19578元,远远高于平均收入水平。


从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联结带动农户,到构建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利益保障机制,再到带动小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园建设,广东正在持续发力,以“大手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用“绣花针”深耕联农带农富农体制。


篇章③
科技+金融活水,激活产业园经济

“在手机APP上轻轻按下指令,果园内的农机实现一键启动、远程召唤运输,水肥系统喷头就能进行自动喷洒。”这不是出现在科幻片中的一幕,而是在茂名市智慧荔枝产业园里真实发生的场景。

近年来,广东坚持以科技和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主线,打造农业种植大数据、农产品溯源体系等为一体的数字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如,产业园的中央控制系统能根据监测设备的反馈信息,确定作物生产、虫害情况,精准控制每一块地的水肥药实施方案等。


科技投入方面,广东明确农业产业园科技研发与信息支撑专项经费,“按不低于省级财政补资金2.5%的比例”,以加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激起了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的涟漪。广东省农装所、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组建服务团队,主动对接多个产业园,先进的技术和成果不断运用到产业园的管理与运作中。


金融活水,持续激发产业园经济新动能。广东不仅大力投入财政资金,还撬动社会资本,多措并举助力产业园经济,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2018年至2020年,产业园投入省级财政资金75亿元,撬动地方统筹和社会资本投入比约1:5。如封开杏花鸡产业园,就引入社会资本1.59亿元。


金融与科技在产业园的深度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股强大的发展推动力。一批科技赋能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不断涌现,一批金融杠杆拉动产业园发展的故事不断续写。


厚植产业优势,精准滴灌,补齐短板,广东正在产业园建设中持续注入科技和金融的力量。


篇章④
品牌迭代,打响“老广名片”

通过品牌打造,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打造“粤字号”、国字号、地理标志产品、非遗产品等各类品牌,一直是广东在产业园建设道路上孜孜以求之事。


在产业园建设初期,就有专家提出,要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公用品牌来统筹和带动一村一品、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建设,在产业园与农民之间形成稳定的利益价值联结。截至2020年底,全省产业园区已创建农业品牌(含企业品牌)2875个,比入园前新增1019个。

无论是茂名荔枝产业园里面的“茂名荔枝”,梅县金柚产业园的“梅州金柚”,翁源兰花产业园里的“翁源兰花”,阳东对虾产业园的“阳东对虾”,还是英德红茶产业园的“英德红茶”、兴宁丝苗米产业园的“兴宁丝苗米”、徐闻菠萝产业园的“徐闻菠萝”等,这些广东品牌正在让“老广的味道”走向全国和世界。


每个公用品牌的背后,都是现代农业产业园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这些知名品牌的出圈,也让外界看到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品牌建设方面贡献的广东智慧与广东经验。


篇章⑤
打通“经脉”,乡村基建焕新颜

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基石,需要群策群力推动。
为此,2019年广东出台的《关于支持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文件(又称“21条政策”),也聚焦公路、物流、用水、通讯和用电等基建保障,打通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经脉”。


农业产业园建设离不开用地。广东就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保障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并做到应保尽保,实处着力、知行合力。


农业产业园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物流运输。广东就优先升级改造通达产业园的农村公路,同时加强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冷”园区,“链”起产销网。


这两年,广东全面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工程,在全省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集中区域布局,建设了一批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冷链项目。一座座大型冷库的崛起,吸引了沃尔玛、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将冷链区域总仓纷纷落户。


农业产业园运行离不开电力的支撑。广东就优化农业产业园供电服务,电网企业建立“一园一案”并由地市级供电服务中心负责人担任农业产业园客户经理,保障用电需求。


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广东就支持产业园建设项目环评纳入绿色通道进行审批。还提出污水等集中治理设施,与农业产业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废水等排放达标。


村路由窄变宽、物流由通向畅、电力由线成网。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网”,输送的是“电”,通达的是“富”广东加强乡村基建,努力突破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硬件瓶颈,为产业园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发展活力。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联盟揭牌成立

大潮起珠江,时代风云翻涌,还看今朝南粤。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广东仍将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持续发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3年来,一幅“百园强县、千亿兴农”的乡村产业兴旺新画卷正在南粤大地徐徐铺展。一场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实践也随之同步开启。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澎湃新闻

技术咨询:180 2861 2231

1、资讯丨阳江深海网箱产业园签约健坤公司,构建空天海地一体养殖模式

2、“空天地一体化”阳东对虾产业园大数据平台通过验收

3、“一键召唤、远程控制”农机——领导点评:五化智慧果园管理很高级!

4、“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果园今日亮相,省常委寄语: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5、中国第一个生态无人农场诞生!未来已来

6、给菠萝猪插上数字的翅膀!正大生猪产业园正式签约广州健坤公司

7、养猪新模式丨健坤智慧农业赋能澄海区打造“智慧养猪实训基地”

8、数字农业大会技术回顾:数字赋能全产业链、数字果园、数字茶园、农业托管、区块链、AI... ...

9、智慧粮仓监控系统——每年可节约粮食350亿斤,满足1亿人1年口粮消费需求!

10、一秒钟帮你识别农作物病虫害?这款AI人工智能小程序逆天了!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智慧农业建设服务商。拥有智慧农业全行业领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销售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

健坤公司深耕智慧农业领域20年,是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先行者,在现代农业建设领域持续多年开创行业前沿技术。公司以农业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IOT、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导航等多种技术,已形成“软件、硬件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农业建设布局,首创“数云端”协同模式,提供“农业政务高效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系列应用解决方案,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健坤公司拥有80多项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30多种,多项软硬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9年“5G智慧水产”、“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入围农业农村部优秀项目名录;“农作物环境精准感知与节水灌溉技术”上榜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名录。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科研项目70余项,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开发专业应用软件系统100余个,建设服务平台120多个,提供整体、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超过1000项。

公司相继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数字农业先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农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广州市优秀软件企业”,同时也是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单位,建立有农业信息化与智能装备研发实验室和广东省云计算与大数据研发实验室。

未来,公司将围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不断巩固智慧农业服务商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