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综合信息网发布聘任通知: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办公室决定增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杜建军教授和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陈万云工程师为项目工程示范专家。
据了解,本次世行项目专家增聘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水肥一体化灌溉项目的专家顾问与项目支持力量,加快推进环境友好型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等。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是广东省农业史上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最大的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13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广东省级财政和项目实施单位配套1.08亿美元,全球环境基金赠款510万美元。这也是国内首个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申报水肥一体化大户最高获补500元/亩
从2016年起,世行项目将在广东省19个地级以上市组织开展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县建设,示范县申报范围是除深圳、珠海以外的19个地级市,每市原则上推荐2个县(市、区),东莞、中山等不设区的市推荐1个。耕地面积200万亩以上的市,可以推荐3个。
2016年计划年治理耕地约100万亩。示范县内单造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水肥一体化每亩补贴500元,由项目单位自行建设,经县级项目办验收并正常运行半年后予以补贴。
健坤网络助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传统农业种植业中的漫灌和水肥分开进行的方式,容易导致肥料吸收效率低下,既浪费了水肥资源、费时费力,还导致了成本攀升、土地板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不良后果。JK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为改善传统农业种植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用而生。
水肥一体化灌溉理论依据
土壤养分到达根系表面被吸收主要通过质流和扩散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通俗地讲,就是肥料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根系吸收。不被溶解的肥料或根系接触不到的肥料对作物是没有用的。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是最好的措施。
JK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功能
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和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用户通过操作终端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实现灌溉施肥的定时和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时省心、提高产量。
JK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优势
1、节水节肥。水肥一体化管理能将肥、水融合,在植物最需要的时期,定点、定量,均匀地施入植物根际吸收部位,因此,对肥水的利用率很高,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干旱年份,效果非常明显。
2、省工省时。水肥一体化管理,能在几个小时内将上百亩的种植区的施肥和灌水问题同时解决,而且只需一个人将闸伐打开即可,省工、省力、省时。
3、降低土壤湿度。减少杂草丛生和病虫害兹生,减少除草投人和病虫防治成本,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效益。
4、智能控制。根据土壤水份等相关参数自动反馈控制灌溉,呵护作物生长,改善品质。
5、降成本、增产出。农业大数据统计显示: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每亩地每年节省用水60-70%,节省劳动力投入300 元以上,节省肥料、农药投入700 元以上,增效30%以上。
水肥一体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效果显著
世行项目自正式实施以来,试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果明显,2014年,试点项目区早稻化肥施用量同比减少24.2%,晚稻施用量减少11.8%。2015年,早稻新项目农民化肥施用量同比减少11.3%。
化肥施用量在减少,可产量水平却是逆势增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14年试点地区早稻平均增产5.8%,晚稻增产18.8%。2015年早稻新项目农户水稻平均增长1.6%,老项目农户平均亩产比新农户高19公斤。2016年早稻平均亩产381.82公斤,比上一年增加35.52公斤,增幅10.25%。
转载请注明:www.e-jiank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