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9日,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到山东淄博市调研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在8日的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和示范城市建设汇报会上,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王宾盛赞山东淄博在数字农业农村工作上的有益探索,发展思路和路径明确清晰。
专家组对淄博的数字农业农村工作的肯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调研淄博期间所实地考察的数字牧场、生态无人农场、冷链物流、智慧金融等一系列现代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数字牧场、生态无人农场等现代农业设施,是淄博数字化农业农村工作的落地执行和最佳的实践案例成果之一,是现代智慧农业建设的一个标杆。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淄博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的超前思路和创新举措充分肯定,对淄博市《行动方案》高度评价,并围绕农业产业数字化改造、平台搭建、政策集成、体制机制改革等提出了具体建议,表示将积极为淄博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和示范城市提供支持和帮助。
会上,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指出,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是农业农村发展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立足淄博实际,坚持整体性、系统性、统筹性、协同性相统一,主动争取上级指导,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理念路径,积极稳妥地推进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和示范城市建设。要以农业龙头企业为示范引领,注重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加速运用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嫁接改造农业产业全链条。
我们该如何定义未来的智慧农业?根据CLEAR战略咨询公司曾发布的一份2020年智慧农业战列报告,其中提到智慧农业,是可以利用5G技术,提高连接性,利用自动化和机器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以无人化为特征,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全智能化。它是指建立在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基础上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系统。
5G技术、自动化与机器人、无人化、产业链条的全智能化······这些关键词都贴合无人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可以说,无人农场是建设我国数字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布点,是智慧农业、未来农业的一个绝佳范本。
以本次专家组调研的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为例。进入农场,你会看到这么一个景象:成片成片的麦浪随风起伏,没有一个农民或者管理人员在场,但你仍然会觉得这里热闹非凡,这些农作物都是由无人农机来完成播种、植保、收割等工作。
田间地头矗立着健坤智慧农业的气象站、太阳能土壤墒情监测器和航空遥感监测应用,守卫每一株作物成长,地上还匍匐着大型轮灌车为农作物生长输送养分,无人农场“大脑”云平台见证并主导空天地一体化装备应用。
墒情监测
无人农机看起来是在独立运作,但离不开云平台技术协作。以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4G/5G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3S技术等为支撑,将智能农机的大数据交汇至农场云平台。而新农人在云平台和云计算的支持和统一调度下,利用无人农场内的无人农机对农场内的农作物进行管理,实现了精准化种植、智能环境监测、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操纵的农业生产。
无人农场的创新点
1、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