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信宜市三华李种植面积30.3万亩,主要集中分布在信宜东部、北部山区,投产面积28.7万亩,年产量31.8万吨,产值约35亿元,面积及总产约占广东省规模化李园的27%和28%。
其中,钱排镇三华李种植面积10.2万亩,产量12.6万吨,产值16.3亿元,分别占比信宜市的34%、40%、47%,三华李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目前,针峰病虫害和李子采摘后运输下山难等成为钱排镇三华李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近日,钱排镇向广东省农技服务轻骑兵发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邀请函。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迅速响应,成立农机和种植业工作小组,召集茂名市农业农村局、信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邀请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章玉苹、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技术工程师陈卫灵、黎国明等三华李病虫害、丘陵山地果园运输技术、数字果园技术的行业专家组成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于3月初前往钱排镇进行研究调查。
轻骑兵通过座谈“听”问题—实地“察”问题—现场“答”问题—座谈“商”规划的交流方式,为钱排镇管理人员和果农提供困扰已久的病虫害和农业机械化短板难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针蜂病
让致富果每年损失10%
——
“现在已经有少量三华李上市了,收购价15块一斤。”今年,果农陈天福通过控制花期,让自家三华李多批次扬花,这样就可以延长李果上市期,避免扎堆上市,现在上市李果行情要好于平常。
钱排镇周边的山上,目力所及都是新绿的三华李树,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拇指大小的三华李果。看着满树的李果想象丰收的场景,钱排镇的果农都和陈天福一样,喜悦中夹杂着针蜂病的阴影。
2015年,针蜂病因让陈天福损失了30%而记忆犹新。之后,陈天福采用黄板、诱杀等措施防控针蜂,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每年还是要承受针蜂带来的损失。“现在每年损失大概有10%。”陈天福说。
针蜂是钱排镇果农目前最关注的痛点问题,果农通常通过黄板、诱瓶和用药捕杀针蜂。在果园现场查看调研后,章玉苹发现,果农的防控措施存在一些误区。她表示,一只针蜂可以产两千颗卵,活四个月,量大、周期长,而一般的黄板、诱瓶都是诱雄不诱雌,在果树上悬挂黄板、诱瓶反而会吸引更多的针蜂。
章玉苹建议果农联合起来,采取统防统治、区域化防控的措施进行物理阻隔,将黄板、诱瓶全部移到园区外,形成一个诱捕圈,全年诱控,将外围的针蜂阻隔开来,同时把园区内的针蜂吸引出去,再对残留园区内的少量针蜂进行喷杀。这样一来,可以实现针蜂连片防控,也可以减少用药,保证三华李质量。
同时章玉苹也指出,钱排镇三华李以散户种植为主,对针蜂连片防控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可以对果农进行培训,化解果农针蜂防控误区,补齐连片防控意识短板。
山地丘陵成就致富果
但也限制了现代化发展
——
钱排镇“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均海拔500余米,昼夜温差大,有春暖迟、秋冷早、霜冻长的气候特点。得益于高海拔和独特气候环境,也成就了钱排镇三华李独到的品质。钱排镇三华李表皮有一层银白色果粉,成为其独有的特征。钱排镇注册的三华李品牌“银妃”也来源于此。
▲银妃三华李
钱排镇山地环境成就了三华李,但目前也成为了三华李向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阻碍。三华李树在山上开花结果,山上与山下之间果农依靠自修路沟通其间,路小且陡。果实和生产物资都靠摩托或人工挑担的方式通过自修路运输上下山。陈天福说,采摘期一到,小事故常有发生,影响果农安全生产。
▲轻骑兵为果农“开方”解忧
针对上下山运输难的问题,陈卫灵表示可以用单轨运输机来解决,单轨运输机单次可运送三百多斤,适用坡度达四十度。他同时指出,单轨运输机的应用涉及铺设修枝、维护保养等问题,三华李经济价值比较高,散户比较多,需要统筹推进。
针对钱排镇三华李果农面临的难题,农技轻骑兵将持续关注跟进,综合考量急缓远近,整合省市县镇农技推广力量携手共进,合理规划,逐步实现,共同推进钱排镇三华李产业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信息来源: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与渔业杂志
数字农业咨询&合作:180 2861 2231
推荐阅读
1、一片叶子、一个大产业,「怡品茗」如何建立起数字茶企标杆?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智慧农业建设服务商。拥有智慧农业全行业领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销售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
健坤公司深耕智慧农业领域22年,是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先行者,在现代农业建设领域持续多年开创行业前沿技术。公司以农业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IOT、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导航等多种技术,已形成“软件、硬件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农业建设布局,首创“数云端”协同模式,提供“农业政务高效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系列应用解决方案,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健坤公司拥有80多项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30多种,多项软硬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9年“5G智慧水产”、“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入围农业农村部优秀项目名录;“农作物环境精准感知与节水灌溉技术”上榜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名录。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科研项目70余项,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开发专业应用软件系统100余个,建设服务平台120多个,提供整体、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超过1000项。
公司相继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数字农业先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农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广州市优秀软件企业”,同时也是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单位,建立有农业信息化与智能装备研发实验室和广东省云计算与大数据研发实验室。
未来,公司将围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不断巩固智慧农业服务商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