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连日来,各地走访发现,一批批机械化、现代化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在粤农服2.0平台的推动下,正在南粤田间地头积极推广运用。农事作业下单后,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来回穿梭各家各户的田间,进行播种作业;自动育秧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水稻抛秧机等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等被日益广泛使用;兴宁、罗定、阳山、新兴、台山、廉江等丝苗米产业园的农人们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农业,实现种业育、繁、推、管“一张网”……
▲2月28日省春耕会在河源举行
据省农业农村厅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春耕备耕预计投入拖拉机、插秧机、农用无人机等绿色、高效、智能农机装备超百万台(套),各地机械化集中育秧有序开展,预计主要农作物机械化耕作率超96%,完成机械化种植水稻面积超480万亩,机种率预计达36.7%。“机械化+智能化”与粤农服平台正在为广东春耕“抢农时”按下“加速键”。
阳江
农事作业单位近3000次农田托管超5万亩
——
阳春市春湾镇爱国村平山自然村的田野里,多台农耕拖拉机正在耙田,一群村民在育秧机旁忙碌着,场面热闹非凡。今年以来,在粤农服2.0平台的帮助下,智慧三农(阳春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致力把当地农资、农机、农技、金融、保险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链条优质高效的农业托管服务,有力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工作开展。
近日,智慧三农(阳春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粤农服平台接到作业单后,早早带队来到稻田里,为当地小农户提供春耕农机作业服务。在她的指挥下,3台大马力拖拉机在田里来回驰骋,很快就把泥土耙得松软平整。
从阳江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阳江市计划农作物春播面积134.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0.06万亩。阳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已基本就位,农资总体供应充足,9800多台(套)农机大部分已维修保养完毕,可随时投入春耕生产。
▲2023年阳江市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
2022年数据显示,由省农装所健坤公司提供技术支撑的阳江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农田托管次数接近3000次,服务面积超过5万亩,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实现节本增效增收。
云浮罗定
种粮“机械化”变精准种植“数字化”
——
旋耕机翻耕过的水田散发出属于春天独有的清新的芬芳,云浮罗定市的农民们积极地搬运着充满生机的苗盘,农机手开着载满秧苗的插秧机驰骋田野间,随着发动机“哒哒哒”的轰鸣声,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有序地插入水田。在罗泾镇镜东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当地的农民正在熟练地操作机械。
种粮的“机械化”正在演变成精准种植的“数字化”。种粮大户陈先生介绍,当前,不少高标准农田的种植中,引入粤农服2.0平台托管服务,带来旋耕机、插秧机、精量穴直播机、无人机播种、施肥等技术应用,种植过程中的精确配比、工作时长、精准覆盖等层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机械化标准化的作业,能够给我们形成良好的数据基础,当托管示范种植形成经验,便可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和托管模式复制、推广。”
▲2023年云浮市春耕备耕
数据显示,2022年,云浮市水稻种植面积一年两造共132.31万亩,年产稻谷58.75万吨,实现了2019年以来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四连增”。
从罗定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据了解,今年罗定市计划春种30.39万亩,其中早稻计划播种25.8万亩,作物种类涵盖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预计4月上旬完成早造粮食种植任务。
▲机械化、标准化作业
江门
飞着的是无人机跑着的是智能插秧机
——
春日的江门水稻田,空旷广阔。天地之间,飞着的是无人机、跑着的是智能插秧机。如今的春耕,是托管服务与农机大展拳脚的广阔舞台。
综合机械化水平超九成的江门水稻生产,农机化发展水平排在全省前列。今年,江门投入近3万台(套)农机具,“护航”总面积约210万亩春种农作物。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44%,其中机耕率达99.98%、机种率达75.11%、机收率为99.72%,农机化发展水平排在全省前列。聚焦水稻稳产增产、提质增效,近年来江门推广应用了35条自动化播种线,并推动建设了育秧中心、立体化育秧工厂建设,着力补上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短板。
日前,在江门开平市月山镇高阳村委会大园村的一片水稻田上,一架大型无人机平地而起,在低空匀速飞行,喷洒出的肥料呈雨状,均匀洒落水稻田上。只需3至4分钟,无人机就完成一次40公斤肥料的喷洒工作。技术人员介绍,无人机施肥作业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可大大缩短施肥时间。
▲江门市2023年春耕
除此之外,大批新型农机也开始涌现。在日前的2023年新会区春耕现场会上,履带旋耕机耕整地、无人机水稻撒播、植保和智能自动驾驶机、水稻机械化播种线、节能新型水产增氧机、中耕机和柑橘开皮机纷纷亮相。现场的机具演示让种粮几十年的“老把式”们眼界大开。
在这些农机“新势力”当中,观察发现,大批智能农机陆续投入使用,预示着智能农业时代的到来。与以往的农机购置使用模式不同,如今在粤农服2.0平台上下单就能在单环节或多环节“呼叫”智能农机和托管服务,不再需要自己购置农机。
▲广东农业发展模式呈现出“精”“新”“专”
专家观点
广东农业发展“精”“新”“专”
——
“综合各项因素,当前广东春耕备耕各项条件较好。”广东省委党校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危旭芳表示,今年,农时相对宽裕、气象条件较好、农资供应充足、惠农强农政策给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危旭芳表示,从今年春耕和总体来看,广东农业发展模式呈现出“精”“新”“专”的特点。
一是精。推进传统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二是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利用省级农服平台与高新装备技术,大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在优质稻等领域的育种水平处在全国领先地位,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有36个,占全国的24%。三是专。广东把“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排全国首位。
▲广东农业发展模式呈现出“精”“新”“专”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云浮电视台、金羊网、新会发布等
信息整理: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字农业咨询&合作:180 2861 2231
推荐阅读
5、一粒稻米、一个15亿产业,「廉江丝苗米」构建AIOT未来农场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是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全资子公司,也是省农装所的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作为数字农业领先的AIOT服务商,健坤公司精耕农业20余年,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提供面向农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