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地,孕育出道地南药资源,化作千金良方,守护人民健康。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发展南药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出台系列政策,持续擦亮这块富民兴村的金字招牌。
数字化升级的“春风”吹过,广东农垦南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便进入“智慧时代”。

数字赋能南药高质量发展
加“数”打造农垦南药种质资源圃
2022年,广东农垦将南药产业确立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牵头创建广东农垦南药种质资源圃(种业创新园),旨在提高南药种植业发展水平和中医药的高品质发展,带动中药产业的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同时,广东农垦与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围绕数字南药领域,按照资源禀赋优越、品种优势突出、种业链条完整、资源要素集聚的原则,突出资源保护与利用、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等主体功能,打造“广东农垦南药种质资源圃大数据平台”,带动种业创新园进入“智慧时代”,用数字技术支撑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走进广东农垦南药种质资源圃,岭南特色中药材争相吐绿,拔节生长,风景独好。
跟随管理员的脚步,走进园区的种苗繁育智能大棚时,听着水肥一体化系统、数字化环境监测、智能天气预警、自动化智能控制、南药质量安全溯源等智慧南药种植管理系统的应用介绍,着实眼前一亮。
“智能大棚内安装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叶面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这一系列的传感器来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管理人员介绍,“数据会每隔15分钟自动上传到我们大数据平台进行综合分析,这使得南药种植更加精细化”。
“很多南药品种适合生长在温暖阴凉环境中,有了育苗大棚以后,根据温湿数据显示,我们可以调节风扇、水帘,平时在养护上我们就需要多观察、多注意。”大棚管理人是当地人,有着多年的南药种植经验。他口中的温湿数据,是安装在智慧温室大棚的有线温湿度变送器所传回田间种植监测平台得到的,该项温湿控制自动系统自动研判后可进行降温升温、遮阳放阳、干燥加湿的自动化控制,是园区智慧农业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安装的智能监控系统也发挥了智能巡园的作用,有效节省了人力。
▲南药技术创新中心与示范基地
实现南药“芯”突破
打造南药特色名片
该项目预期助力解决广东省南药重大品种的种源自主创新问题,建成后将自主育成突破性新品种(系)4-8个,建设种质资源圃(一期)200亩、优良新品种选育研究基地100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00亩,同时延伸建设规范化示范基地1万亩,新品种年推广面积5万亩以上,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引领带动广东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依托园内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文旅学研,打造特色景观节点、科普教育点,配合数字化、信息化,输出数字中药、南药科普特色名片,致力于走好农业产业绿色之路、现代化发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揭阳日报、广东农垦
信息编辑:YJF
数字农业咨询&合作:180 2861 2231
推荐阅读
1、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30项乡村振兴项目申报政策汇总
关于我们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