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禁止出口+米价飙升,不用慌?数智赋能,广东丝苗米再迎丰收!

来源:健坤智慧农业 浏览次数:0 2023-08-28

近期,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印度禁止大米出口后,俄罗斯、阿联酋也相继宣布暂停大米出口,这引起多国市场对大米的恐慌性采购,一些国家的居民也开始囤购大米。眼下,叠加极端天气导致的减产担忧,全球大米价格已经在11年来的最高点徘徊。

在面对多国禁止出口大米的挑战时,广东丝苗米产业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成为应对这一局面的重要策略之一。

640多国限制出口大米

640“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

640(1)阿联酋暂停大米出口

640(1)国际粮价持续攀升


品种+技术+数据赋能

兴宁丝苗米产业园收割测产1290斤/亩

——

近日,骄阳似火,金黄的稻田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喜人,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没有停歇。据悉,今年兴宁早稻种植面积32.27万亩,其中,丝苗米种植面积占比1/3,一造有10万亩左右,每年两造共有20万亩。种植的丝苗米品种主要有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19香、青香优十九香等。兴宁多年来保持这个种植规模,并且多为优质稻。

640(2)兴宁早稻产量丰收

“今年产量很高,是个丰收年。” 种粮大户罗新辉说,这些天叶塘镇早稻收割测产,普通水稻湿谷产量达到了1400斤/亩;丝苗米产量也逐年提高,像19香,目前湿谷有1100多斤/亩,干谷大概有900斤/亩左右,较高的像青香优十九香干谷可以达到1290斤/亩。

传统农业劳动依靠人力,稻米品质、产量很不稳定。得益于兴宁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了“生产+加工+科技+品牌”的全产业链布局,让数字化与机械化在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统筹布局品种筛选、标准化种植、烘干、仓储、检测、文化展示、科技创新等功能板块,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

“在保障品质、产量的基础上打造品牌,才能让产业走的更远”罗新辉发出感叹,推动兴宁丝苗米数字化和品牌建设已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640(3)广东丝苗米产业链数智化服务体系

如今,兴宁丝苗米产业园已完成数智化转型升级,“数-云-端”协同赋能打造了数智育秧、农机服务平台、四情监测、数字烘干与仓储、网络电商等多个全产业链“数字农业产物”,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在多国禁止稻米出口的大环境下,兴宁丝苗米的丰产丰收,让饮食“挑剔”的广东人增添了几分安全感。

用“智慧”与“机械”种粮

台山丝苗米产业园亩产可达600公斤

——

位于江门台山市都斛镇的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有着“广东第一田”美誉,连日来,这里处处可见收割机在禾海稻浪间忙碌着抢收稻谷,浓浓的稻香扑面而来。

都斛镇莘村党总支书记李胜业介绍,今年早造插秧早收获也早,由于近期雨水较多,所以要抓紧有利天气抢收。台山是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广东第一田”以象牙香占为主打品种,目前每亩产量400公斤至500公斤,部分片区亩产可达600公斤。如果阳光充足,“广东第一田”核心区连片1066.66公顷水稻可在15天内收割完。

640(4)“广东第一田”台山中国农业公园

据悉,台山是广东首个“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秧、翻土、杀虫、收割、烘干甚至加工都全部机械化。”

如今,在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台山丝苗米产业园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元素,实现增产增收。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虫情测报”、“气象监测”等监测设备,实现对植物、昆虫动态的远程实时监控,并对田间苗情、病虫害发生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储存,自动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形成为水稻生产全过程服务的数字化监管系统。有了数字农业技术加持,水稻的耕、种、管、收全程实现了数字化精准管理。经过科学测算,每亩可增产约40公斤,每亩节本增收约175元。

640(5)全程托管服务模式

另外,近2年以来,台山在水稻生产中推行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引导种植户将水稻生产的耕、种、防、收全程交给专业服务组织来打理,让专业服务组织真正成为“农田管家”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

种植大户李德明介绍,一亩水稻单造的种植成本(不包含种子)大约要660元,其中施肥200元、犁办田150元、插田70元、收割90元、除虫100元、除草50元。

现在全程托管,服务费是650元,减去财政补助的130元,自己实际只掏了520元,比自种成本少140元左右。从目前早稻收割的情况看,自种亩产在680斤左右,全程托管的达到750斤左右,增产超过10%,收益可观。

640(6)

全程托管收益可观


粤农服2.0来助力

罗定丝苗米“数字化”精准种植

——

盛夏时节,稻谷金黄,早稻迎来了成熟季,罗定市25.8万亩早稻陆续开镰收割。在罗定市泗纶镇亚灿米种植基地,2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碎秆还田。收割机内稻谷满仓后,通过自动化管道将稻谷直接输送到机耕路旁的货车上,然后运到加工厂烘干,收割、运输一气呵成。

640(7)粤农服2.0实现精准种植的“数字化”

“今年,我家几亩水稻田全部交给合作社托管,外出工作再也不用担心了,只等收入就行了。”村民陈先生笑呵呵说道。“非常方便,只需要打开「粤农服」App下单,填写需求,便有合作社接单管理,很省心!”

如今,种粮的“机械化”正在演变成精准种植的“数字化”。基地负责人张先生介绍,当前,不少高标准农田的种植中,引入粤农服2.0平台托管服务,带来旋耕机、插秧机、精量穴直播机、无人机播种、施肥、收割机、烘干机等技术应用,种植过程中的精确配比、工作时长、精准覆盖等层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机械化标准化的作业,能够给我们形成良好的数据基础,当托管示范种植形成经验,便可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和托管模式复制、推广。

640(8)粤农服2.0平台,带来更全面的服务


禁令对我国大米市场影响有限

丝苗米产业园增产增收应对挑战

——

综合市场情况分析,多国大米出口禁令对中国影响有限。首先,中国大米进口来源比较多元化,即使部分国家出现“断链”的情况,中国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购入。其次,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虽然多国禁止出口大米对粮食供应链带来了一定挑战,但广东丝苗米产业园以其全产业链装备与信息化升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特点,成为应对这一国际粮食安全挑战的有效方式。通过大型农场规模化生产和小农户农田托管全程机械化管理,保障了广东丝苗米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广泛应用和推广数字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带动小农户实现现代化。同时,政府和企业携手发展,助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编辑作者:杨锦帆

数字农业咨询&合作:180 2861 2231


推荐阅读



1、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30项乡村振兴项目申报政策汇总

2、2022年省农装所健坤大事记——数智化重构产业链、业绩再创新高
3、省农装所牵头的「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怎么建?数字化如何赋能?
4、“一个人可以管3000头猪”!这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含量十足
5、一粒稻米、一个15亿产业,「廉江丝苗米」构建AIOT未来农场
6、“空天地一体化”阳东对虾产业园大数据平台通过验收
7、全面升级!“果园托管”、“AI数果”,智慧果园迈入新阶段
8、“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果园震撼亮相,时任省常委: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9、 中国第一个生态无人农场诞生!未来已来
10、翁源一键「呼叫农机」开启,47万亩耕地“提档”升级全程机械化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是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全资子公司,也是省农装所的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作为数字农业领先的AIOT服务商,健坤公司精耕农业20余年,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提供面向农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其中,农语云AIoT平台是健坤公司顺应农业智能发展趋势的产物,以“数云端”协同架构支撑农业多种场景数据价值的分析和交互。依托健坤强大的“软件+硬件+服务”融合能力,农语云AIoT平台旨在用AI唤醒并赋能传统农业,连接终端、唤醒数据、智慧云耕,推动AIoT技术落地智慧农业场景。

在业务板块上,健坤AIoT应用覆盖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搭建和运营、农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农业软件及APP开发、植物工厂建设及软硬件集成服务、采供销数字化等板块,面向水稻、果蔬茶、生猪、家禽、渔业、农机等行业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数智化创新研究等服务,并为农业产业园、政府农业部门提供数字化管理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农业咨询规划等服务。

在技术优势上,健坤公司拥有80多项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30多种,“5G智慧水产”、“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农作物环境精准感知与节水灌溉技术”上榜农业农村部优秀新技术和省级主推技术名录。公司相继获得“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中国农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农业人工智能企业”、“数字农业先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未来,面向数字经济赋能新农业、AIOT智联网赋能乡村振兴新风向,健坤公司将把握数智化转型机遇,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启数字农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