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宜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关于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绩效为抓手,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为目标,管严用好农综改资金,在智慧党建、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探索。 一、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概况
2020-2022年,信宜市共收到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6,820.8万元,其中:农村公益事业1,170万元、美丽乡村奖补450.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700万元、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2,500万元。根据镇(街)和各部门提交的自评报告,信宜市农村综合改革资金各项具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全部完成上级下达的绩效目标。 二、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建立联动机制,出台相关政策,为农综改资金的规范使用、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高位推动相关工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统筹部署,形成常务副市长亲自抓、业务主管部门具体抓、镇村配合的上下联动机制,高位推动相关工作。二是提供相关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信宜市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信宜市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全市实行严格遴选项目、统一管理安排资金、规范监督实施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为农村综合改革资金的规范、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二)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以小财政打造乡村产业创新发展“大引擎”,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省委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信宜市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的同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农综改资金效益,着力做好农村公益事业奖补、美丽乡村奖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等重点工作的同时,在智慧党建、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利用小财政打造乡村产业创新发展“大引擎”,为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发力。 ——钱排镇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钱排镇是“中国三华李第一镇”,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效益最好的镇级三华李专业生产基地。自2021年开始,钱排镇先后投入农综改试点试验资金1,0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补助500万元,地方配套社会投入资金500万元,配套资金100%到位。资金主要用于三华李数字化智能生产示范区、品牌视觉识别体系和数字化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数字乡村建设。近几年,钱排三华李的生产面积一直稳定在10.2万亩左右。2023年,钱排三华李总产量约13.5万吨,总产值超18亿元,人均单项收入约2.3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排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电商作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不断强化农村电商人才技能培训,不断拓宽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积极推广当地优质农产品,曾取得过三华李日产销超2000吨的亮眼成绩。钱排三华李上市期间,入境游客量达到40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钱排镇一“李”富万家,一“李”兴百业的成功经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成为信宜市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这条主线,立足特色农业产业基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也为产业振兴带来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本。
钱排三华李
——大成镇以农业管理数字化为“引擎”,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大成镇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于2021年正式获批开工建设,建设期限3年,总投资4000万元。依托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大成镇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路子。一是智慧党建引领,切实减轻基层人员的负担,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建设智慧农业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温控、蓄水、配肥及施肥、灌溉等过程全自动智能化。建设智能虫情监测站,实现种植基地环境的远程监测,有效减少农药施放量,提高农作物经济价值。安装单轨运输机,减轻人力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建设开心农场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农村对城市、土地对餐厅的直接数据化对接,推动网上认养新消费模式。三是继续创新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甜柿和油茶等特色经济作物,截至2022底,上湾、塘坳黄酮养生茶种植基地面积已超8000亩,年产量超65吨,总产值超8千万元;北梭甜柿种植基地面积逾5000亩,年产量达700万斤,产值超3千万元;城垌油茶种植基地达4000亩,年产油达3万斤,产值超400万元,切实实现了农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这些创新举措,让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成为基层财政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打造的“大引擎”,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动力。 (三)以“三个优先”为根本,以绩效为抓手,最大限度发挥农综改资金效益。
自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地实施以来,信宜市始终坚持民生急需优先、重点项目优先、成熟项目优先的“三个优先”原则,积极引导农综改资金向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和条件成熟项目倾斜,切实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使在关键处,以绩效为抓手,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一是优先支持群众急难愁盼的项目。2022年我市受台风“暹芭”影响,多处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我市急群众所急,安排农村公益事业奖补资金419万元建设渠道523米,水陂2座,渡槽1座,新复田间道1,428米, 清淤渠道长1,355.8米(土方量5,537立方米),修复损毁渠道187.8米,安装PVC管87米,重建挡土墙209.9米。二是优先支持资金受益人群最多的项目。钱排镇农综改试点试验项目建立三华李品控溯源体系,实现了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直观查看到三华李具体产地地址、经销商、检测报告、相关店铺等相关资料,保障三华李从“枝头”到“舌尖”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双合电商培训中心建成投运,2022年完成10场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总计培训450人次,通过培训带动就业人数近6,000人。三是优先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水口镇横茶村利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专项资金5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资金280万元,共计投入330万元开发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建设一栋高3层、建筑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厂房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2万元。 (四)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手段,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按照“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债券资金,集中力量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等农村综合改革项目。钱排镇双合村是信宜市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不但投入了农综改试点试验资金1,000万元建设三华李数字化智能生产示范区建设,还筹集债券资金1.69亿元打造“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二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做到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进一步修订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真正做到有时间安排、有工作要求、有考核办法,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极大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信息来源:信宜市财政局
原文标题:小财政打造“大引擎”,助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
数字农业咨询&合作:180 2861 2231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是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全资子公司,也是省农装所的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作为数字农业领先的AIOT服务商,健坤公司精耕农业20余年,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提供面向农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其中,农语云AIoT平台是健坤公司顺应农业智能发展趋势的产物,以“数云端”协同架构支撑农业多种场景数据价值的分析和交互。依托健坤强大的“软件+硬件+服务”融合能力,农语云AIoT平台旨在用AI唤醒并赋能传统农业,连接终端、唤醒数据、智慧云耕,推动AIoT技术落地智慧农业场景。在业务板块上,健坤AIoT应用覆盖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搭建和运营、农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农业软件及APP开发、植物工厂建设及软硬件集成服务、采供销数字化等板块,面向水稻、果蔬茶、生猪、家禽、渔业、农机等行业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数智化创新研究等服务,并为农业产业园、政府农业部门提供数字化管理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农业咨询规划等服务。在技术优势上,健坤公司拥有80多项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30多种,“5G智慧水产”、“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农作物环境精准感知与节水灌溉技术”上榜农业农村部优秀新技术和省级主推技术名录。公司相继获得“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中国农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农业人工智能企业”、“数字农业先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未来,面向数字经济赋能新农业、AIOT智联网赋能乡村振兴新风向,健坤公司将把握数智化转型机遇,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启数字农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