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粤向未来!大咖齐聚,共谱广东海洋牧场新篇

来源:健坤智慧农业 浏览次数:0 2023-11-09

10月27日,2023年海洋牧场建设培训班在惠州大亚湾举行,行业大咖云集,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海洋牧场产业链堵点难点,分享研究方向、经验成果及广东省海洋牧场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AI农业智汇提供全程技术支持,通过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打通“轻骑兵”线上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省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莹主持本次活动。

6402023年海洋牧场建设培训班


构建“蓝色粮仓”

种业是核心基础

——

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海水种业是基础,科技创新是关键。行业要依靠人才培育驱动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发展,加强优质品种培育以满足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需要。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出席培训班致辞并以《深耕石斑鱼种业,助力我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题,分享了石斑鱼种业的发展历程和产业发展状况,聚焦石斑鱼良种繁育技术突破以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全方位解读了石斑鱼产业在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的重要作用。据悉,石斑鱼是目前海洋牧场主要养殖品种之一,杂交石斑鱼养殖量占全国石斑鱼产量80%以上。

640(1)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

最近,广东发布的《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全面构建海水种业体系、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张海发首席表示,将以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攻关为重点,继续深耕石斑鱼种业,开展海洋牧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深远海适养品种良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等工作,同时紧密围绕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一些技术难点、痛点问题开展重点攻关,助力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640(2)石斑鱼主要养殖品种


打造“蓝色牧场”

饲料是重要支撑

——

作为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重点发展的9条鱼之一,金鲳鱼发展潜力巨大,是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的首选品种,目前已发展成为广东省海水养殖特色产业之一。随着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步伐加快,市场对优质海水种苗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也对饲料营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虞为所在的研究团队紧跟市场需求,从2006年开始研究金鲳鱼饲料,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他在会上分享了《金鲳网箱养殖与饲料应用》,围绕在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下,从饲料的选择、投喂、配方要求和养殖风险等方面探讨了金鲳鱼产业发展现状和挑战及发展海洋牧场对金鲳鱼饲料的高标准要求。

64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虞为


装备技术持续升级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 “蓝色引擎”

——

随着海洋牧场向深海拓展,养殖辅助船的需求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绍敏在会上分享了《高性能海洋养殖辅助船功能技术特点》,聚焦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瓶颈。

他认为传统的养殖辅助船因其装备水平差、功能单一、效率低下、安全系数低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需要,提出随着海水养殖向深远海迈进,发展高性能海洋养殖辅助船势在必行。

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高性能海洋养殖辅助船不仅能够满足深远海牧场与陆地的链接功能,还能承载运饵投饵、起网洗网、鱼品起捕、网箱修造和人居生活等多样功能,是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

640(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绍敏

“渔权就是国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

广东是海洋大省,渔业产业基础雄厚,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突破口,广东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开拓广东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推进全省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黄家怿和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程柯璇也结合自身实践,围绕现代化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装备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提出了新的模式设想,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考。

黄家怿博士指出,不能照搬国外、省外的经验方法,要结合广东海洋现状及特点,将养殖对象、养殖技术、养殖装备与养殖海域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模式”。她提出了“1+N”设施装备设想,即1个代表性桁架类网箱(含养殖管理平台)+ N个重力式深水网箱。

640(5)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黄家怿

程柯璇工程师带来了深海网箱养殖数字化应用的最新成果——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数字化建设。该系统实现了深海网箱养殖的数字化管理,使得一个管理员足以负责 5 口网箱的日常管护。

在日常网箱投喂工作中,仅需打开“精准饲喂”App,根据鱼类的数量和生长情况,合理设置投喂饲料,确保鱼类得到充足的营养,投喂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网箱采用数字化管理,严格执行“一箱一号、一鱼一码”,为每条鱼生成唯一的身份档案,记录其“鱼的一生”。实现了养殖过程的可追溯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640(6)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程柯璇


海洋生态修复

为“蓝色家园”保驾护航

——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装备建造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牧场由近浅海走向深远海的步伐不断加快。然而,在使深远海成为“蓝色粮仓”的同时,现代化海洋牧场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海域生态。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索安宁认为,长期的海洋水产养殖活动可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影响深远海养殖的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因此,在发展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的同时,要重视海洋生态的修复。

他在《现代化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与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融合发展》分享中提出了海洋生态修复的解决方案,即过海洋牧场选址生态适宜性评价、渔业资源关键功能群构造和关键功能群生境营造等方法进行海洋牧场人工生态系统设计,为促进深远海养殖与生态系统修复融合发展提供建设范式。

640(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索安宁

信息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编辑作者:杨锦帆